来源: 微酒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3日
百亿“大剧”拉开, 陇酒给了谁机遇?
文 | 王垣力
众所周知,受众对一部影视剧评价的高低,主演们的表现张力起着重要的拉伸作用。聚焦到白酒行业,一个产区能否做大做强,往往也离不开头部白酒企业的发展。
之于陇酒,甘肃红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红川酒业”)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不难发现,现今,红川酒业的发展脉络正影响着陇酒的发展,其动作更是牵动着陇酒的“神经”。
近期,红川酒业年产1.2万吨纯粮原浆白酒建设项目在陇南成县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据了解,该项目由纯粮白酒生产工艺区和酒文化生态区构成,规划总占地面积约占4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亿元。
这一项目落地,意味着红川酒业下一个十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式开启,也标志着是陇酒百亿“棋局”已落下重要一子。
01
百亿“大剧”拉开, 陇酒给了谁机遇?
陇酒的百亿“大剧”序幕,应从三年前谈起。
2019年10月,甘肃正式发布了《培育百亿陇酒产业促销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计划在2025年实现陇酒的百亿产值。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明确表示,为加速完成百亿陇酒目标,甘肃将扩大规上企业不断扩量增效,并统筹各类酒生产企业的资源,强化龙头带动。
在甘肃省酒类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主任高少华看来,红川酒业作为甘肃酒业的头部企业,无疑是陇酒行业的一面旗帜。“省酒促中心和省酒业协会将发挥自身职能和优势,全力以赴从各方面支持红川酒业的发展。”
可以预见,当陇酒百亿“大剧”铺展开来,在省酒促中心和省酒业协会等多方力量的支持下,红川酒业将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并非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的赋能,打开红川酒业生长格局与扩大陇酒产区发展规模相辅相成。
对此,甘肃红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茅宇也说道:“新项目的建设,是让更多人喝上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的迫切需求,是对省上提出的“百亿陇酒”目标的积极响应,是对陇南市加快推动传统优势工业升级转型战略的大力落实!”
02
弯道超车,红川酒业的七大加速器
资料显示,从1951年建厂,到2008年改制重组,红川酒业先后经历了四期扩建。其年产纯粮原浆酒则从20吨扩大到了6000余吨。此次年产1.2万吨纯粮原浆白酒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红川酒业的酿酒实力。
“项目建成后,将使红川的纯粮原浆酒生产能力提升2倍,从目前的6000吨达到1.8万吨,将进一步夯实红川陇酒领军企业的地位,助力红川进入西北大型酿酒企业阵营,从而跻身全国酿酒企业50强。”董事长茅宇如是说到。
毋庸置疑,未来,红川酒业的产能和地位将大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就已公布的数据来看,红川酒业的业绩生长曲线也呈一路上扬的发展态势:在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白酒市场,红川酒业销售收入毅然逆势上扬,历史性突破10亿元,上缴税收达到2.5亿元。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红川酒业“参演”陇酒百亿“大剧”的底气何在?
从产区层面来看,红川酒厂位于“陇上江南”——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红川镇,这里地处西秦岭余脉、徽成盆地之中,长江支流、嘉陵江水系之上,与赤水河、岷江、沱江一道同属中国最适宜酿造白酒的黄金地带——长江上游名酒带,这里孕育了我国60%的国家级名酒。绝佳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给红川酒业提供了一方不可多得的酿酒宝地。
从历史层面来看,红川酒有着“陇酒之源”的美誉,在2006年国家商务部组织的“中华老字号”评选工程中,红川酒更是凭借悠久酿酒史,成为全国首批入选的35家白酒企业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从文化层面来看,在不少人看来,品牌的塑造拼到最后,拼的终究是文化。品牌一旦被赋予文化力量,就会在消费者之间建立起强大持久的情感纽带。建厂七十年以来,红川酒业的“诗酒文化”、“红色文化”、“礼敬文化”,都在消费者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从品质层面来看,红川酒业“师古而不泥古”,在不断引进现代先进设备的过程中,始终不忘纯手工酿造工艺,持续加强对红川酒纯手工技艺的保护工作,遵从古训与时俱进,兼具传承创新,严苛保障产品品质。此次再加强自动化、智能化的白酒生产工艺,将大幅提升红川酒业的酿酒水平。
从品牌层面来看,在“红川”与“成州”两大品牌的统御下,红川酒业的五十多款产品已经深入老百姓的生活之中,2010年,红川酒被评为甘肃名牌产品、甘肃著名商标;2013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被评为“绿色食品”;2018年,红川酒荣获陇南市政府质量奖和成县首届政府质量奖。2020年,荣获“最具影响力品牌”。红川酒业“品牌效应”已现规模。
从营销层面来看,目前红川酒业在省内已实现14个地州市的全覆盖,并在陕西、河南、山东、江苏、北京、天津、广东、广西等地已签约经销商并开展销售导入工作,在省内外市场站稳脚跟已初具成效。
从发展层面来看,从1951年的国营红川酒厂,到2008年的民营控股、国有参股的改制新生,在品质与营销的双轮驱动下,红川已有70余年发展史,沉淀了大量的市场运营经验和消费基础。
可以看得见,从传承传统酿造技艺到突破营销范畴,从追求卓越品质到赋能品牌腾飞,从深耕白酒历史文化到讲好红川故事,这七大加速器正助力红川酒业以更大的发展格局,助力陇酒产业振兴发展。
03
振兴陇酒,要“请进来”,更要“走出去”!
众所周知,与行业龙头省份相比,甘肃人口基数小、消费水平低,陇酒板块市场容量有限,这也导致陇酒至今没有30亿级以上的白酒企业。
扼守基地市场,只会产生内耗。为加速百亿陇酒目标完成,陇酒也寻找到了极为重要的发展路径——以品牌引领、扶优做强为原则,通过统筹甘肃酒生产企业资源,建立“请进来、走出去”机制,建设互联网、融媒体创新推介平台。
陇酒如何“走出去”
通过梳理,微酒发现,自2020年起,甘肃就先后启动了“陇酒天下行”等系列活动,让更多消费者真正认识陇酒,并推动陇酒进一步调整发展结构,令更多优秀产品和品牌走出来。
但值得注意的是,把陇酒产品推广给更多全国消费者只是初级形态,还应该将陇酒的品牌文化、企业文化,甚至甘肃文化传播出去。“要加速陇酒品牌与省外市场的融合与碰撞,让更多的陇酒产品符合省外当地市场,也让更多优秀的品牌进入省外市场。”有行业人士如是说道。
毋庸置疑,随着陇酒“走出去”,一方面可以借助平台集中展示红川酒业企业形象和优质产品,根据外界的“声音”不断推动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红川酒业的市场将持续扩容,逐步辐射全国。
基于此,红川酒业将走向更大的市场,但能在全国市场里掀起多大的浪花,则取决于品牌拥有怎样的核心竞争力。但从上文中介绍的红川酒业的七大“加速器”,我们也能看到,红川酒业已然全副武装。
那么陇酒“觉醒年代”,红川酒业距离全国化还有多远?又当如何继续延续增长态势,找到撬动品牌的下一增量支点?对此,有行业人士认为,经过14年的改制发展,在量变的不断积累中,红川酒业的绽放时刻正在到来。
(来源:微酒)
(编辑: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