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陇酒风采

故事里的红川 | 不平凡的1936,红川镇留下美酒犒军的佳话

来源: 甘肃之醉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1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934年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启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走过的每一片热土,都留下了生生不息的红色故事。

其中,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于1936年9月,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在甘肃陇南地区发动了掩护主力北上、牵制两翼敌人的“成(县)徽(县)两(当)康(县)战役”。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指战员率领红二方面军攻克成县,上演了一场铁与血的革命故事,今天让我们回溯至1936年,穿越至陇南成县,走进那段烽火激荡的历史。



首饮庆功酒


1936年9月18日凌晨,红二方面军第四师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一举攻破了上城,至此,成县县城全部被红军占领。

次日下午,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在东大街土地祠召开了数千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宣布成立了成县苏维埃政府和陇南抗日游击大队,任命陈中元为县长,台万山为游击大队长。

贺龙总指挥、任弼时政委先后讲了话,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宣传队演出了宣传抗日救国和打倒土豪劣绅的文艺节目。十四岁的红军女战士侯幺妹操着湖南大庸口音演唱了《洪湖渔歌》,整个会场呈现出军民亲如一家的动人景象。



大会结束后,成县工农苏维埃政府在西大街“松柏楼”设宴,欢庆红二方面军攻下成县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负责接待任务的支旗苏维埃主席张星月提前专程从红川镇买来了二十罇“红川烧酒”。

在窗明几净的廊型厅堂里,浓郁芬芳的酒香轻轻飘散,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沁人心脾,更烘托了庆功宴的欢快气氛。

陈中元、台万山首先代表县苏维埃政府和陇南游击大队,向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总指挥部首长和红军指战员代表一一敬了酒。

贺老总举杯唇边,试酌一口,此时此刻,他心潮激荡,感奋不已,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古人云,美酒鼓英雄志,美酒壮英雄胆,今天能喝上乡亲们的庆功酒,明天定能打个大胜仗!”贺老总话音刚落,厅堂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把庆功酒宴推向了高潮。

这时,已是傍晚时分,贺老总走近窗前,向远处眺望,只见落日的余晖照映着红军战士浴血奋战过的地方,五彩的光环不断地在眼前摇曳,这古老美丽的山城让这位戎马倥偬的将军获得了感情的寄托和必胜的信心。


再饮壮行酒


经过短时间的休整,整个部队的面貌焕然一新。可是,由于张国焘破坏了中央静(宁)会(宁)战役的计划,使战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敌王均部依仗优势兵力,偷渡犀牛江,沿红军来路,向成县进犯,二军团四师协同红三十二军,先后在孟家崖、红嘴山、五龙山等地与敌人进行了激战。

在胜利完成阻击和钳制敌人的战斗任务后,9月30日凌晨,红军指战员冒雨撤出五龙山阵地,实行战略转移,向红川方向挥师东去。

雨后初晴的红川,迎来了英雄的红二方面军各路健儿。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一下子热闹起来,长街上不时传来红军指战员的欢声笑语和穷苦百姓欢迎红军的锣鼓声。



9月30日下午,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在红川南场召开了两千多军民参加的大会,宣传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政治主张和党中央新的战略部署,大会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积极响应,八百多名健儿报名参军,经过整编组建了新兵团。何载、台中堂、周万海、王彦明、王禄、李文炳等一批有志青年被编入了新兵团,成为光荣的红军战士。

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中秋节。傍晚,晴空如洗,一轮皓月从天边冉冉升起,给大地投下一片光明。为了让红军指战员欢度中秋佳节,同时表达对红军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以盛产“红川烧酒”遐迩闻名的“春和涌”烧坊,挖出十坛窖藏的陈年老酿作为对红军的犒劳。

掌柜容向荣和红川苏维埃主席张秉乾,在关帝庙专门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首长和红军指战员代表举行了庆功酒宴,与红军共享中秋之乐。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杯杯芳香的佳酿,表达了乡亲们火热的心和淳朴的阶级感情。

对“春和涌”掌柜容向荣的仗义之举和拥军情谊,贺老总大为赞赏。他品尝了陈年老酿后,连声称赞:“好酒好酒!”他紧握着容向荣的手说:“恭喜贵烧坊美酒藏春,生意兴隆!”容掌柜听了贺老总的赞语,恳切邀请贺老总革命成功后再来红川,同酒乡人民共享天伦之乐。


红川美酒犒红军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历史的烽烟已经远去,但是红色的故事却在这片名叫红川的热土上代代相传,“红川美酒犒红军”的佳话也因体现军民鱼水情而流传至今。


参考资料:

1.张忠《陇上特产红川佳酿的前世今生》

2.王文元《长征过陇南,红二方面军在成县的红色传奇》

3.成县党史办《红川在成县》

4.陇南成县发布《成县近代红色革命遗址》



(来源:甘肃之醉)

(编辑: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