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云酒视界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0日
核心观点:
酒业产区可持续论坛、酒业创新与投资圆桌会上,透露出了谁将有可能是“最先抵达远方的人”。
文|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
11月18日,“大变局:突围与新生”AIIC 2023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在海南·海口拉开帷幕。下午,酒业产区可持续发展论坛、酒业创新与投资圆桌会同时举办。
两场论坛分别由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研发总监黄宇彤,AIIC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特邀联合发起人、智海王潮传播集团联合创始人兼总裁谌立雄主持,借由产区、资方、流通企业三方视角,围绕“酒业如何实现突围与新生”展开探讨。
➊
产区“说”,要推广
在当日上午举办的全体大会上,与会嘉宾面对变局给出的应对措施一致地指向了“高质量发展”。
而对于酒业来说,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就来自于产区。因此,产区的建设与推广就显得至关重要。
拥有7000年酿酒史的摩尔多瓦,对葡萄酒的推广颇有心得。会上,摩尔多瓦驻华大使杜米特鲁·贝拉基什着重解析了葡萄酒旅游、在国外开设葡萄酒展厅以及组织专门的节庆活动等三个方式。
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焦伟侠则以白酒国际化为题,阐释了川酒是如何携手出海的。他认为,打造世界酒业一流产区,实现中国酒业与世界酒业的融合发展、共赢发展、协调发展,应该立足文化先行,坚定文化自信,输出白酒文化。
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教授道恩·路易斯·马斯克尔以苏格兰威士忌的发展为例,为中国酒产区的发展给出了建议,即建立中国酒类产品的国际化标准,同时了解国际消费者需求、做好中国以外的消费者教育。
➋
产区“说”,要零碳
如果说产区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那么绿色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前提。
据新西兰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协会大中华区市场经理武伟介绍,新西兰政府规定2050年要实现碳中和,身先士卒的葡萄酒行业早在1995年就推出了新西兰葡萄酒发展计划。目前,新西兰已经有零碳酒庄。
她提到,新西兰有一系列的成本较低并长期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比如智能农业、废弃物升级循环、轻量化装瓶、低碳运输和分销方法等。
国外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国内绿色产区的发展经验同样值得借鉴。
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程三知提到,贵州已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引领示范效应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透过从严保护酿酒生态环境,可以看到产区更加鲜明的绿色底色。如今,绿色低碳已成为引导贵州白酒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➌
产区“说”,要突破边界
提及新动能,“一带一路”倡议所保持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为酒业注入了更多的发展动力,也带来了更多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会上,沿线国家克罗地亚、格鲁吉亚以及我国的宁夏地区进行了“现身说法”。
克罗地亚共和国驻华大使达里欧·米海林在推介本国葡萄酒时提到,克罗地亚有多个主要的葡萄酒种植区,沿海地带以生产红葡萄酒为主,干燥的内陆地区有90%是白葡萄酒。
他希望葡萄酒可以在两国之间架起另一座友谊的桥梁。
格鲁吉亚商业协会农业委员会主席乔治·马尔格维拉什维利认为,格鲁吉亚葡萄酒在中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展示,合作的空间还很广阔。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陈自军表示,面对变局,宁夏贺兰山东麓已经具备了创新与破圈的自信与动力,风土与品质基础,国际范、中国风、宁夏情,以及政策和技术的有力支撑。
➍
产区“说”,要特色未来
与葡萄酒的各具特色一样,白酒产区也是多元并举。
近年来,我国酒业的特色产区在快速崛起,擘画了酒业高质量发展的光明未来。在此浪潮下,四川的古蔺、绵竹,甘肃的河西走廊,透露了他们对未来蓝图的规划。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古蔺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学清提到,古蔺未来必将会在酒业版图当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坐标,也必将和贵州仁怀、习水一起携手共进,共同践行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共同打造世界知名酱香酒。
四川省绵竹市委常委、副市长刁斌表示,绵竹将着力打造以生产、展销、工业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名酒基地,朝着酒产业强势目标稳步迈进。
甘肃省酒类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严文辉提到,河西走廊将着重在提高集群化水平、突出差异化水平、注重产品个性化特色等三方面发力。
▲酒业产区可持续发展论坛主持人 黄宇彤
➎
投资“说”,要找机遇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在开幕式上表示,大变局总是孕育大挑战、大机遇,挑战困难重重,机遇也就前所未有。
那么,机遇在哪儿?
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理事长李国都、副理事长刘旭分别指出了方向。
李国都认为,中国白酒的方向是有产量、有品质、有品牌,对消费者来讲,目前这三方面做得还不够。只有把规模做大了,品质、品牌做得好了,投资也就来了。刘旭则表示,要把产品真正卖给消费者,而不是停在渠道,要下沉再下沉,到街道社区去。
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华润酒业总经理魏强,创享欢聚投资基金合伙人王晨,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成长投资银行部消费组负责人杨素兰都明确给出了投资建议。
魏强提到,区域性的或省级的龙头企业、独特的香型、酱酒、老酒资源比较丰富的企业是白酒企业未来持续拓展和投资的发展方向。王晨认为,与场景相关联的挖掘是一个值得酒业投资方关注的领域。杨素兰表示,可以关注高端和次高端、质价比高的、有特色的、健康化的酒类企业。
中邮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蔡雪昱,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助理、消费组长、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王泽华,信达证券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马铮,国泰君安证券资深分析师李梓语也分别提到了机遇的落脚点。
蔡雪昱看好酒类高端价格带领域的复苏,王泽华强调了对终端的服务与掌控,马铮关注的是消费者效应,李梓语则聚焦了白酒出海。
➏
投资“说”,要找增长逻辑
对于酒业发展来说,抓住机遇很重要,把握增长逻辑同样重要。这关系着企业能否掌控酒业发展的动向。
新周期下,增长逻辑在哪儿?
国台酒业集团总经理张春新,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金沙酒业党委书记、总经理范世凯,国台酒业创始股东、总裁杨永华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张春新认为,新周期的增长来源于竞争,竞争性的增长就是“抢”;范世凯表示,白酒行业实际上都在量降,增长的是收入、销售额、利润;杨永华分析,增长来自于细分,越精准越增长,越聚焦越有能量。
关于聚焦,宋河酒业营销总监CMO王水云也有类似观点。她认为,酒企应找到一个原点,然后聚焦,持续地在进行加码,最终实现突破。
川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总工程师杨官荣则认为,从技术的角度看,那些坚持纯粮酿造的企业,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迎来更多机遇。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增长?
安徽金种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何秀侠的答案是“不跟着别人跑,敢于差异化竞争”。
山东景芝白酒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干晓峰表示,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需求。
上海贵酒股份销售联席总裁、章贡酒业总经理吴健也强调了这一点,并表示要以人为本,做走心的品牌。
香港步长集团董事·长涛酒业集团总经理胡东辉认为,要坚持长期发展,坚持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企业家品牌的完美结合。
肆拾玖坊联合创始人张传远提出了“三要”,要品质、要效益、要坚守。
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军学则提了“四化”,特色化、板块化、结构化与数字化。
▲酒业创新与投资圆桌会主持人 谌立雄
➐
流通企业“说”,要强流通
“春江水暖鸭先知”,最先感知行业变化的,应该就是流通企业。
据了解,我国酒类流通市场规模已达1.5万亿,但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酒类零售巨头。对于生产企业而言,百亿是不同阵营的分水岭,而对于流通企业而言,百亿确实难以跨越的门槛。
身处大变局之中,流通企业又该如何突围,实现新生?
面对当下厂家话语权强大、流通企业话语权弱小的现状,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赵禹认为,流通企业要变成“甲方”。
这实际上就是要“强流通”。流通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流通就没有出口,出口不畅产业就不会健康发展,更遑论高质量发展。
酒仙集团董事长郝鸿峰表示,在新时代里,流通企业一定要争取在调整期里做出卖酒人的尊严。
浙江商源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朱跃明对流通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反思,找出了经销商没有定价权、跨区域跨不出去、盈利模式无法复制、人才不够、资金不雄厚等五个问题。
广东粤强酒业董事长王富强建议,厂商要真正形成紧密型合作。同时,他认为,做酒在未来是有门槛的,特别是经销商是有门槛的。
宝酝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天塞酒庄联席董事长李士祎认为,未来一定是酒厂越来越少,而且是飞速地减少,酒商则不会少。
➑
乘风突围,越浪新生
全体大会上,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姜明提到了“最先看到远方的人”,看到了更多的机会。而在酒业产区可持续论坛、酒业创新与投资圆桌会上,透露出了谁将有可能是“最先抵达远方的人”。
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中国酒业正以识变、求变、创变之心,向时代呼应。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酒业的突围与新生,已经不远。
(来源:云酒视界)
(编辑: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