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食品科学杂志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8日
酵母菌对葡萄酒品质和风格起着重要作用。在葡萄酒酿造中,用单一商业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剂进行发酵使葡萄酒质量风味趋近,产品风格特色不突出。研究已经证实,在葡萄酒酒精发酵(AF)前期,一些非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菌种参与发酵会增加葡萄酒感官特征的复杂性。毕赤酵母(Pichia)是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酵母菌种,也是重要的产酯酵母之一,对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由于其独特的代谢活动,在各种代谢产物的合成、功能蛋白的生产和生物防治方面表现出了巨大潜力;M. guilliermondii与一些化学物质结合可以提高对霉菌的抑制作用。
目前关于非S. cerevisiae与S. cerevisiae混菌发酵的研究大部分是在实验室微酿条件下的结果,中试规模下的应用研究鲜有报道,而中试实验是将实验室成果与产业化应用连接的重要桥梁。因此,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藏伟、王婧*和甘肃紫轩酒业有限公司的刘叶等人将NM218与商业S. cerevisiae以顺序接种的模式进行中试发酵,并对发酵过程中酵母生长状况、葡萄酒酿酒学特性和感官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明晰M. guilliermondii的应用潜力,为M. guilliermondii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数据参考。
1 AF过程中的相对密度变化
采取比重法对发酵进程进行监测,发酵温度控制在25~27 ℃左右,发酵进程见图1,对照组在发酵第1~6天时相对密度下降最快,说明这一阶段发酵速率较高;第7天相对密度下降趋势减缓,发酵速率开始减缓,直至第18天发酵结束。处理组在1~7 d发酵速度较快,随后发酵减缓,与对照组相比,发酵时间延长了2~3 d。
2 发酵过程酵母生物量分析
由表2可知,对照组中S. cerevisiae在整个AF过程中生物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发酵中期以前始终保持107 CFU/mL数量级。处理组中,S. cerevisiae、M. guilliermondii生物量同样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M. guilliermondii生物量在接种48 h后达到最大(8×107 CFU/mL),至发酵中期时,S. cerevisiae的生物量(107 CFU/mL)已远大于M. guilliermondii(105 CFU/mL),发酵末期未检测到M. g u i l l i e r m o n d i i 的存在,而S. cerevisiae的生物量保持在105 CFU/mL水平。
3 常规理化指标分析
由表3可知,供试酒样基本理化指标均符合GB/T 15037—2006《葡萄酒》的要求。两款酒样残糖质量浓度均低于4 g/L,表明酒样均能彻底发酵;乙醇体积分数范围为13.95%~14.44%,处理组乙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M. guilliermondii的参与能够降低乙醇体积分数;酒样中挥发酸质量浓度均不高于0.78 g/L,说明酒样发酵过程无异常情况;AF-NM与5M-NM处理组酒样总酸含量均低于对照组酒样,但差异不显著,随着陈酿的进行,5M-CK与5M-NM酒样总酸含量均显著降低;AF-NM与5M-NM处理组酒样甘油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酒样,说明M. guilliermondii并不是高产甘油的非S. cerevisiae。
4 颜色指标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基于CIELab颜色空间的5 个参数数据结果均表现为处理组酒样显著高于同一时期对照组酒样。L*代表酒样的明暗程度,L*越大,酒样颜色越亮。AF结束时,AF-NM酒样的L*值显著高于AF-CK酒样211.47%,陈酿5 个月后依然高于对照酒样180.80%;虽然陈酿5 个月后各酒样L*值均呈上升趋势,但5M-CK酒样比AF-CK的L*值仅增高了24.33%,而5M-NM酒样比AF-NM的L*值增高了37.91%,说明菌株NM218的参与发酵对颜色明亮度影响显著。a*值代表酒样红绿色程度,a*值越高说明酒体颜色中红色分量越大,可以看出,AF结束时和陈酿5 个月后,处理组酒样比同一时期对照酒样的a*值分别增加了42.35%、47.01%,说明菌株NM218参与发酵可能能够增强某种红色成分的物质。b*值代表酒样黄蓝色程度,b*值越高说明酒体颜色中黄色分量越大,通常干红葡萄酒陈酿时间越长,b*值也逐渐增高,而本实验中,AF结束时和陈酿5 个月后,处理组酒样比同一时期对照酒样的b*值分别增加了174.53%、205.68%,说明菌株NM218在AF过程即显著增加了酒体黄色成分的分量。由此也相应地使处理组酒样的C*ab值(色彩饱和度)和h*ab(色调)增高。色差(ΔE*ab)与L*、a*和b*值贡献程度有关,表征酒样间总体差异程度。以AF-CK为参比酒样,5M-CK表现为ΔE*ab大于4,AF-NM与5M-NM均表现为ΔE*ab大于22,说明菌株NM218参与发酵对色差影响显著。AF结束时,处理组AF-NM总花色苷含量和单体花色苷比例显著低于对照(AFCK)酒样,尤其总花色苷含量降低了49.08%。陈酿5 个月后,各酒样总花色苷含量也都略有下降,在5 个月的陈酿过程中,5M-NM较AF-NM降低了1.80%,这个降低幅度与对照酒样即5M-CK较AF-CK的降低幅度差异不大,说明菌株NM218在AF过程中能够显著降低花色苷含量。离子化指数反映葡萄酒中对颜色起贡献的花色苷比例,从表4可以看出,处理组酒样的离子化指数均显著高于同一时期对照酒样,数据结果与L*值、b*值相对应,说明菌株NM218显著增加了酒中对颜色起贡献的花色苷比例。
5 香气化合物分析
实验通过HS-SPME-GC-MS法分析酒样香气物质,共检测出64 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包括醇类18 种、酯类31 种、萜烯类7 种、酸类2 种、醛酮及其他类6 种,各个酒样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及含量均有差异(图2、表5)。
高级醇类物质是酵母氨基酸代谢的次级产物之一,是葡萄酒中的主要香气物质,高级醇低于300 mg/L时可以增加葡萄酒香气的复杂性,赋予葡萄酒怡人的花香和水果香,但当高于400 mg/L时会给葡萄酒带来刺鼻的气味。适量的醇类物质可使葡萄酒的香气更为复杂、浓郁,如2,3-丁二醇具有橡胶、奶油、水果味;正辛醇赋予葡萄酒茉莉、柠檬、柑橘等多种风味。这些醇类物质对葡萄酒整体感官质量有一定的优化作用。两款酒样共检测出18 种醇类物质,总质量浓度为16 444.37(AF-NM)~23 056.98 μg/L(5M-CK),均低于3 0 0 m g/L。异戊醇(>4 7.4 7%)和2-苯乙醇(>47.39%)在醇类物质中占比最大,OAV均大于1,赋予葡萄酒香蕉、蜂蜜、玫瑰、丁香花等气味。
酯类物质是葡萄酒香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在葡萄酒发酵和陈酿过程中产生,可以赋予葡萄酒愉悦的花香和果香,对葡萄酒香气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款酒样共检测出31 种酯类物质,酯类物质的总质量浓度为11 244.49(AF-CK)~15 224.347 μg/L(5M-NM)。辛酸乙酯在酯类物质中占比最大,其次为丁二酸二乙酯、己酸乙酯和癸酸乙酯等。AF-NM酒样中,丁酸乙酯(97%)、乙酸异戊酯(123%)、己酸乙酯(59%)、庚酸乙酯(621%)、辛酸甲酯(43%)、辛酸乙酯(37%)、己酸异戊酯(77%)、反-4-癸烯酸乙酯(238%)、乙酸苯乙酯(61%)和3-苯丙酸乙酯(140%)含量均显著高于AF-CK。5M-NM中辛酸乙酯(35.45%)、乙酸异戊酯(10%)、庚酸乙酯(151%)、丁二酸二乙酯(63%)、反-4-癸烯酸乙酯(351%)和肉豆蔻酸乙酯(83%)含量均高于5M-CK。值得注意的是,丁酸异戊酯和辛酸异戊酯仅在处理组中检出。
脂肪酸是酵母在脂肪酸代谢过程中形成的,当接近其阈值时,葡萄酒会产生果味、奶酪味、黄油味。但浓度过高会使葡萄酒具有“汗味”、“脂肪味”、“腐臭味”等不良风味。实验共检测出正己酸、辛酸两种脂肪酸,其中,对照组与处理组酒样经陈酿后总酸均显著高于AF结束的酒样。值得注意的是,辛酸只在对照组中检出。
萜烯类物质阈值较低,赋予葡萄酒浓郁的香气。实验共检测出芳樟醇、香茅醇、橙花醇、反式-橙花叔醇、大马士酮、香叶基丙酮、α-萜品醇7 种萜烯类物质。其中,5M-CK较AF-CK、5M-NM较AF-NM大马士酮含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120%、171.43%。处理组与对照组在同一时期萜烯类物质总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经陈酿后分别增加了170.14%、115.01%。还检测到6 种酮醛及其他类化合物,总质量浓度为290.83~577.48 μg/L,包括醇酮类5 种、其他类化合物1 种,尽管这些物质含量较低,但对酒体香气复杂性有一定的积极贡献。
6 主要香气化合物的热图分析
OAV为香气物质的含量与气味阈值的比值,是评价单一香气化合物对葡萄酒整体香气贡献程度的指标。为确定供试酒样的香气差异,对OAV>0.1的香气物质进行热图聚类分析。由图3可知,AF-CK酒样中芳樟醇、月桂酸乙酯、辛酸甲酯、1-壬醇等含量较高,赋予葡萄酒浓郁的菠萝、梨、柑橘等香气;AF-NM酒样中月桂酸乙酯、乙酸苯乙酯、辛酸甲酯、己酸乙酯等香气物质含量较高,赋予葡萄酒复杂浓郁的香蕉、草莓、苹果、柑橘等水果香;5M-CK酒样中大马士酮、壬醛、3-甲基丁酸乙酯、2-苯乙醇、癸酸乙酯等香气物质含量较高,能够为葡萄酒带来复杂浓郁的玫瑰、橙子、黑莓、香蕉、丁香花等气味;5M-NM酒样中大马士酮、乙酸苯乙酯、香茅醇、2-甲基丁酸乙酯、2-甲基丙酸乙酯、正辛醇等香气物质含量较高,能够为葡萄酒带来浓郁的玫瑰、青柠檬、苹果等香气。热图分析表明,NM-218与S.cerevisiae 顺序接种发酵能够增加部分酯类、萜烯类物质的含量,提升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的花香、果香,提高香气复杂性。
7 感官分析
为更好地评估供试菌株对葡萄酒感官质量的影响,进行感官评价(图4)。外观方面,处理组酒样与对照组酒样在AF结束、陈酿5 个月均呈紫红色,但处理组酒样较同一时期对照组酒样紫红色较浅;香气方面,AF结束与陈酿5 个月酒样均无明显异味,处理组酒样花香、果香显著优于对照组;口感方面,处理组酒样AF结束时酸度较低、余味较强,经陈酿后处理组余味、酸甜平衡感较强;处理组酒样在陈酿5 个月后整体评分方面也获得了较高的分数,酒样酒体协调、香气浓郁。
8 讨 论
近年来,消费市场对不同类型和风格葡萄酒的需求不断增长,而S. cerevisiae与本土非S. cerevisiae混合发酵作为一种调控葡萄酒香气特性的新工艺,成为了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之一。NM218菌株是本实验室优选出的1 株本土菌株,前期研究表明,菌株NM218能够在350 g/L葡萄糖、250 mg/L SO2、pH 2.5和9%乙醇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在反应温度40 ℃、pH 4.0条件下,β-葡萄糖苷酶活力可达49.5 mU/mL,具有应用于混菌发酵的潜力。因此,为保证实验中NM218在葡萄酒发酵过程具有较高的生物量与β-葡萄糖苷酶活力,NM218以48 h后接种S. cerevisiae的接种策略进行混菌发酵。
色泽是评价葡萄酒风味质量的重要指标,而花色苷是其颜色的物质基础,对红葡萄酒颜色起决定作用。本研究中,处理组AF-NM酒样总花色苷质量浓度(291.08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AF-CK酒样(571.67 mg/L),这可能归因于M. guilliermondii NM218高β-葡萄糖苷酶活力。然而,AF-NM酒样的a*值(45.61)却高于AF-CK(32.04),AF-NM酒样离子化指数与AF-CK酒样相比显著增高,说明处理组酒样对颜色起贡献的花色苷比例较高,所以处理组a*值高于对照组的原因可能是M. guilliermondii能够使酒样中产生对红色分量贡献较大的花色苷类物质,从而导致a*值较高,具体原因尚不清楚,这一点后期还需继续研究以明确酒样中不同成分对颜色的影响。本研究AF-NM酒样b*值(24.90)显著高于AF-CK(9.07),陈酿5 个月后趋势不变。这一结果可能与吡喃类花色苷的含量有关,从颜色参数可以看出,处理组酒样陈酿5 个月的花色苷总量低于对照组,红色指标和黄色都明显增加,这一结果还需继续在陈酿期进行跟踪检测以探明原因。同时也说明,针对高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M. guilliermondii菌种在干红葡萄酒的应用中,可以考虑适当延长浸渍时间,让花色苷等呈色物质更好的浸入葡萄酒;其次,也可以考虑针对桃红葡萄酒或干白葡萄酒的酿造进行应用研究。
香气是葡萄酒感官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葡萄酒感官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毕赤酵母属与S. cerevisiae混合发酵可以有效提高冰酒的香气复杂性和丰富度,可酿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优质葡萄酒。本研究中,NM218与S. cerevisiae顺序接种发酵能够增加乙酸异戊酯、辛酸异戊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香茅醇等部分酯类、萜烯类物质的含量,提升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的花香、果香,提高香气复杂性。值得注意的是,丁酸异戊酯与辛酸异戊酯仅在处理组中检出,这可能与NM218菌株的某种酿酒特性有关,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9 结 论
本土M. guilliermondii菌株NM218与商业S. cerevisiae FX10以间隔48 h顺序接种进行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试酿造,在AF过程中,M. guilliermondii细胞活菌数在AF中期逐渐降低为105 CFU/mL,到发酵末期完全消亡,而S. cerevisiae自接种后到发酵末期一直存在于发酵体系;所得酒样基本理化指标均符合GB/T 15037—2006的要求;顺序接种能提高酒体CIELab颜色参数、离子化指数,降低总花色苷含量与单体花色苷比例,使酒样颜色亮度、红色色调、黄色色调与色彩饱和性与对照酒样存在显著差异;此外,顺序接种发酵能够增加酒样中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辛酸甲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香茅醇等酯类、萜烯类物质的含量,且有2 种独有香气,赋予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浓郁的花香、果香,提高香气复杂性,在一定程度可以提升葡萄酒的感官品质。综上结果表明,NM218与FX10顺序接种发酵可以增强干红葡萄酒香气品质和感官愉悦感。
本文《本土季也蒙毕赤酵母在干红葡萄酒中试生产中的应用潜力》来源于《食品科学》2023年44卷18期117-125页. 作者:藏伟,刘叶,刘宇,彭帅,陈学莲,王婧. DOI:10.7506/spkx1002-6630-20220907-069.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相关信息。
(来源:食品科学杂志)
(编辑: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