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马斐九频道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9日
文 | 杨雯
近日,酒类上市企业2024年年报全部披露完毕,其中酒类流通板块华致酒行的财报,引发了行业关注。透过A股上市公司华致酒行,新三板挂牌企业酒便利的年报,能够看见流通行业的整体情况。
从财报来看,华致酒行2024年实现营收94.64%亿元,同比下滑6.49%;实现净利润0.44亿元,同比下滑81.11%。
同为酒类流通品牌,河南酒便利商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6.79亿元,同比下降3.77%;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468.03%。
九频道注意到,在行业持续调整、消费疲软的冲击下,酒类流通市场整体低迷,“动销难、库存大、利润低、盈利难”等问题愈发明显,流通企业受到严重影响。未来随着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集中,马太效应愈发明显,酒商的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缩,流通企业又该何去何从?
行业集中,竞争加剧
过去一年,酒水行业进入新一轮产业调整期,头部效应进一步凸显。上游供应商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酒水市场总体规模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具有较强品牌力的头部企业体现出更刚性的市场需求。
下游销售渠道方面,由于消费者对酒类即时性和保真性消费要求较高,包括连锁门店、烟酒店、卖场、社区便利店等在内的线下门店仍为主流购酒渠道。
此外,随着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营销的持续发展,消费者在追求产品质量之余,对配送效率、用户体验、便捷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说,受宏观环境和产业周期等影响,酒类流通行业整体承压,优胜劣汰的发展变化凸显,竞争格局呈现集中化态势,品牌连锁业态的优势愈加明显。
如此背景下,酒类流通企业便呈现营收、净利双降的局面。除此之外,持续多年深耕白酒品牌运营领域的怡亚通2024年财报也显示,分销和营销板块实现697.8亿元,同比下降20.43%,已经连续三年下滑。
窥一斑而知全豹,分析酒类流通企业上市公司,便可以发现酒类流通企业面临很多问题。在酒类流通企业中的头部企业,营收和利润都面临压力,表明酒类流通企业整体经营面临困难,行业承压明显。
成都一家酒类直供门店负责人对九频道表示,“去年不仅头部酒类连锁企业的销售不乐观,全国范围内90%以上中小连锁店、烟酒店亏损更加严重,有的甚至直接关闭了很多门店。”
多位酒商坦言,“白酒经销商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赚不到钱成了常态。”有行业人士认为,在市场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分化已经进一步加剧,酒类流通企业如何寻求突破、如何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利润低、盈利难流通企业压力巨大
当前,社会购买力不足,消费降级,是白酒行业大小企业需要面临的问题。而酒类连锁的房租成本、扩张成本、人力成本、运营成本等多方面的压力,导致酒类连锁业绩低迷。
近年来,白酒经销商“盈利难”是近年来行业主要矛盾之一,这一点体现到流通企业身上,也较为明显。
有行业人士分析指出,酒类流通企业不具备产品定价权,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另外,很多名酒产品价格倒挂现象较为严重,价格透明度非常高,产品毛利率非常低,造成了很多连锁业绩下滑。
特别是进入行业调整期,库存和价格倒挂两座大山同时压向经销商,进一步压缩了酒商的利润空间。
另外,近些年白酒企业加码直销、电商渠道的冲击、渠道加速扁平化,也进一步压缩了酒类连锁的销售和盈利能力。
随着白酒企业不断升级优化营销体系、进行渠道变革,处于中间环节的传统流通企业就无法再享受渠道红利。深度分销时代的结束,也意味着经销商的价值在不断弱化。
如此现状下,流通企业的价值感和盈利能力不断被削弱,酒类流通企业唯有求新求变,才能穿越周期。
挑战与机遇并存转型
升级成必然趋势
虽然酒类流通市场正在经历严峻的考验,但整体市场规模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速增长,有行业人士预计,未来仍将会保持5%-6%的增速,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左右。
“酒类流通行业的规模扩张离不开连锁化,中国的酒类连锁化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预计未来十年内酒类连锁化率有望从现在的个位数达到20%-30%以上。”另有资深业内人士表示
。在九频道看来,在挑战与机遇的背景下,酒类流通行业有望持续向持续化、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而酒类流通企业需要做的,就是转型。
头部流通企业之所以能够收获规模性成长,得益于较早地进行了转型。
首先是连锁化。以华致酒行为例,2021年,华致酒行拥有华致名酒库连锁门店2000多家、优质零售终端10500余家。
特别是进入2023年以来,一方面,以华致酒行、酒便利等为代表的头部酒类连锁平台,开始高速扩张、跑马圈地、加速整合。另一方面,泰山名饮、金辉连锁、小酒喔、同城酒库等等区域的酒业大商纷纷转型建设区域连锁。
其次是平台化。尤其向电商、即时零售等多领域拓展,形成同时用于资源和客户的平台型企业。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华致酒行电商渠道营收20.92亿元,占总营收的22.11%,同比增长72.87%。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电商渠道已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酒便利也因拓展了美团、京东、抖音等第三方销售平台企业,借助新兴的本地生活、即时零售等取得了营收增长。
最后是品牌化。由于名酒利润空间有限,依靠精品酒、定制酒等产品结构驱动毛利增长未来也将是酒类流通企业的方向之一。目前来看,酒类流通企业也在发展自有品牌,例如华致酒行除了经销飞天茅台、普通五粮液名酒之外,与国内酒企合作开发了“贵州茅台酒(金)”、“荷花酒”、“钓鱼台精品酒(铁盖)”、“古井贡酒 1818”、“虎头汾酒”、“习酒窖藏 1988(鎏金)”、“金酒鬼”、“金内参”、“赖高淮作品 1989”等酒品。
这一举措,不仅让企业的产品线能够实现对不同消费者的全面覆盖,满足酒类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同时降低了企业对单一类型产品的依赖,有力分散细分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降低了强势酒企对流通渠道的控制力,增强了在市场上的抗风险能力。
整体来看,酒类连锁多年的发展,已然站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未来,伴随着行业进一步调整,头部酒类连锁不断整合、优化,中国酒类的连锁化率不断提升,酒类终端或将发生新的变化。
- end -
(来源:马斐九频道)
(编辑:小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