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资讯

《醉歌》岂为求醉?难舍梦想而已

来源: 凤凰网酒业 程万松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5日

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清短貂裘。
谁知老卧江湖上,犹枕当年虎髑髅。
                   ――南宋・陆游《醉歌》
 

  南宋诗人陆游的这首《醉歌》,并无一个酒字,但却饱含了醇厚的醉意。而且,这醉意,与他在《钗头凤》里“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的痴怨有别,也和《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闲适不同,更深切地体现出诗人“不平则鸣”的内心。
  据说这首诗是陆游在82岁时所作,怀念他在中年时期戎马西北的生活。陆游,字务观,号放翁,绍兴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出生于北宋灭亡之际一个仕宦名门、诗书世家,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官至尚书右丞;父亲陆宰北宋末年出仕不久,北宋遭际靖康之难,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排挤,归家隐居。特殊的年代和特殊的家庭,使幼年的陆游饱经家国不幸的苦痛。


  陆游长大后,受祖上恩荫,到临安城参加锁厅考试。所谓锁厅考试,就是专门选拔现任官员和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博得第一名,却不料因此得罪了秦桧,不得入仕。直到秦桧死去,他才开始做官,但经常因为主张、支持北伐而被贬斥,乃至罢官。
  空怀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直到乾道七年,王炎宣扶川陕,召陆游为幕僚,制订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46岁的陆游得到消息后欣喜若狂,只身前往,很快就完成了《平戎策》。然而不到一年,朝廷否定了《平戎策》,王炎被调回京,幕府解散,陆游收复河山的梦想再次破灭。
  然而这个短暂的时光,因为是他人生第一次、也是少有的亲临抗金前线,却给陆游一生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这首《醉歌》正是怀念他的西北生活。

  “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清短貂裘。”粗线条的白描书法,勾勒出他在西北驱马狩猎的生活片段。这一生活片段在他的另一首《醉歌》中有着更为详尽的表述:“往时一醉论斗石,坐人饮水不能敌。横戈击剑未足豪,落笔纵横风雨疾。雪中会猎南山下,清晓嶙峋玉千尺;道边狐兔何曾问,驰过西村寻虎迹。貂裘半脱马如龙,举鞭指麾气吐虹,不须分弓守近塞,传檄可使腥膻空。小胡逋诛六十载,狺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