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泸州老窖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5日
2017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酒城泸州不仅迎来了“2017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还见证了钢琴家李云迪、歌王韩磊、影帝刘佩琦、企业家刘淼在“生命中的那坛酒”文化访谈活动中,封藏美酒,分享他们生命中“醉美”的故事。
李云迪: 音乐如酒,每一个音符都可以香醇
有人说:李云迪是“钢琴男神”,是“国宝级”艺术家;有人说:李云迪天资不凡,5岁获“宏声杯”少儿手风琴邀请赛冠军,7岁学钢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成为最年轻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得主与评委;
有人说:李云迪荣耀加身、获奖无数,“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德国经典回声大奖、《纽约时报》年度唱片奖、波兰政府颁发的“荣耀艺术”文化勋章、“中国娇子青年领袖”……
但是今天,我们似乎可以从另一个侧面,重新认识这位青年才俊的“偶像男神”。
“刚在弹奏肖邦的时候,我联想起刚品尝的国窖1573・中国品味,就着酒意,让我有了更多可以想象的发挥空间”。是的,一开场李云迪就为大家弹奏《肖邦前奏曲》选段和《彩云追月》,他轻盈的指尖在琴键上飞舞,仿佛带有魔力,钢琴也似乎有了灵性,演绎出无与伦比的音色。
李云迪与生俱来的儒雅高贵的气质更是令现场观众如痴如醉。
韩磊: 8岁首醉,“纯真”人生醉着醉着就美了
只要一曲便能引爆全场,这就是韩磊。一曲《等待》就能让现场观众把持不住。对于一位演唱过千余首影视歌曲,集众多歌唱荣誉于一身的实力唱将而言,又怎能少得了与酒相关的故事呢?
韩磊是真正的草原汉子。8岁,人生第一醉。“在我二舅的婚礼上,气氛特别好,和大人们喝着喝着就飘了,飘着飘着就美了,美着美着就醉了”。从那以后,一“喝”不可收拾。这就是酒风豪放的蒙古汉子。
“艺术需要灵感,灵感可以从酒里来。”《向天再借五百年》是韩磊歌唱生涯中很难逾越的一首歌。为了唱好这首歌,他喝了两瓶酒,等了13个小时,才进棚录音。工作人员急疯了,问韩磊到底在等什么?事后他称,自己是在等感觉、等状态。
“那个时候要是有国窖1573,可能就用不着等13个小时了。”韩磊说这话,不仅是幽默。好酒是他的灵感源泉。
“我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好音乐的纯和真。”这是韩磊的使命和底气,对于喝酒,他也同样持有“喝好酒、爱好酒”的态度。
刘佩琦:对艺术“移情别恋”,唯有对泸州老窖情有独钟
刘佩琦是一位深藏不露的艺术家,除了演戏,他还擅长声乐、曲艺、歌剧、舞蹈、京剧等,从各种艺术中汲取营养。
“对于艺术,我经常移情别恋,人生苦短,什么都想尝试。”刘佩琦这一尝试不要紧,一尝试就成专业。不然现场怎么能即兴跳起舞蹈,唱起京剧《智取威虎山》……“厚积薄发,大器晚成”,这也许就是刘佩琦老师。
除了近距离地感悟艺术,生活中的刘佩琦也会近距离地去研究酒。“平时无事,我就爱喝一口儿,自从演杜甫以后,天天在喝酒。”
“年轻的时候什么酒都喝,后来就只喝浓香型白酒,喝浓香型白酒必须喝‘浓香鼻祖’泸州老窖”。他感慨道:“我已经默默无闻的为泸州老窖宣传了30多年。”
刘淼:“从一而终”,人生难得不沉醉
在我们的一生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人生难得几回醉”,而刘淼却是“人生难得不沉醉”。因为身在泸州老窖,因为热爱泸州老窖。
“二月二,喝春酒”,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以一曲《酒神曲》开场,赢得掌声阵阵。
相比较刘佩琦老师的“移情别恋”,刘淼对待事业称得上“从一而终”。自1991年大学毕业进入泸州老窖,就没离开过。刘淼对泸州老窖、对中国白酒的感情非常深厚,泸州老窖留下了他最美好的时光。刘淼刚进入泸州老窖时,本可以选择去技校当老师,但他选择去酿酒作坊去当酿酒工。
他说:“如果一个泸州老窖国窖人自己都不懂酒是怎么酿出来的,对酒没有感情,那你又怎么让别人喜欢酒,热爱酒?直到今天,我一直坚持所有新入公司员工都必须走完入职培训、酿酒生产实习、销售实习等全部环节,才能确定岗位参与正式的工作。”
后来他一步一步从酿酒一线走到了营销一线又调至后勤管理,直至担任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掌舵者。正是因为在基层的实践锻炼,才对公司无比了解,才如此热爱这份事业。
在白酒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刘淼认为:泸州老窖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在于其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品质,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他谈到,白酒的生命是自然与人类共同赋予的,对酿酒人来说,酿酒技艺在一代代酿酒人的生命更迭中被传承了下来,每年“二月二,龙抬头”封藏春酿美酒,便是一代代泸州老窖酿酒人的信仰。
访谈现场,刘淼亲自封藏了两坛国窖1573春酿原酒,并许下心愿:愿泸州老窖越走越好,走向世界。令人敬佩的是,刘淼董事长现场承诺,泸州老窖将带头让“中国白酒的质量看得见”,让消费者喝到健康的美酒。
美酒,在岁月里沉香,见证着生命中最宝贵的人、事和真情,一生相随。人生如酒,历久弥香;酒如人生,千帆过尽更显朴华。氤氲人生,相伴永远,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生命中的那坛酒。